我要提问

200

信息研究

“双碳”目标下保险资金参与绿色投资研究

文丨杨宇  国寿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管委会委员、董事总经理

       马奇  国寿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基金管理中心高级经理


引读:

为助力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绿色投资将成为未来数十年内最重要的投资主题之一。保险资金作为市场上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以及中长期资金来源,应积极把握绿色投资机遇,努力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支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双碳”目标撬动绿色产品的投资机会入手,分析得出保险资金特性与绿色投资高度契合,并进一步研究保险资金可关注并参与的绿色投资细分领域,同时对保险资金参与绿色投资的模式和产品提出建议。

 


一、 “双碳”目标激发绿色投资市场巨大潜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36号),把“双碳”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比我国早年提出的碳排放目标,新的“双碳”目标更加严格、挑战更加艰巨,将有效促进绿色投资理念不断深化,绿色投资领域不断扩展,绿色投资生态不断优化。(见图1)

1666079861543093458.png

图1:历年碳排放目标概览(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站、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国寿资本整理)


根据中国投资协会(IAC)和落基山研究所于2020年11月发布的《零碳中国·绿色投资蓝皮书》测算,碳中和将撬动约70万亿元绿色产业投资机会,包括可再生资源利用、跨区域输电、终端消费电气化、零碳发电技术、储能、氢能和数字化,其中,光伏和风电装机、跨区输电通道建设占比最大。(见图2)

1666080141564037310.png

图2:零碳中国预测投资机会(资料来源:IAC、IRENA、平安证券、国寿资本整理)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报告指出,在与“双碳”目标最接近的全球实现2℃温升控制的情景下,2020-2050年间中国能源供应部门新增投资将接近100万亿元,工业、建筑和交通部门新增投资分别为3万亿元、8万亿元和18万亿元左右,合计新增投资规模接近130万亿元。(见表1)

表1:2020-2050年中国能源供应部门新增投资机会预测

1666080179481049327.png

(资料来源: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国寿资本整理)

 

二、 保险资金特性与绿色投资高度契合

保险资金规模大,来源稳定,投资渠道多样,特别是其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与绿色投资的特性高度契合。部分绿色项目及绿色企业发展周期长,投资回收期较长,容易产生期限错配的风险。而保险资金恰好有着期限长、追求稳健投资机会的特点,也与绿色投资收益适中相匹配。(见图3)

1666080273970018607.png

图3:保险资金与绿色投资特点对比(资料来源:国寿资本整理)


截至2021年8月末,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注册登记的债权投资计划中涉及绿色投资项目的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其中直接投向的重点领域包括交通3306.22亿元、能源3211.05亿元、水利695.04亿元、市政564.61亿元等。保险资金以股权投资计划形式进行绿色投资的注册登记规模为114亿元,其中直接投向环保企业股权14亿元、投向清洁能源企业100亿元。

1666080329477034753.png

图4:中国人寿参与绿色投资案例(资料来源:国寿资本整理)


从投资实践上看,保险资金参与绿色投资整体以“符合国家倡导发展方向、契合绿色投资发展趋势、顺应监管机构政策导向”为指导思路,立足服务实体经济,加大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力度。具体来说:


行业选择聚焦于政策指向的“补短板”领域;合作伙伴择优选择行业内、区域的龙头企业或是在优势地区具备优质存量项目的跨区域型企业;区域上关注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点发展区域投资机会;项目选择上主要投向符合政策导向、满足会计收益、回报具有较强确定性的项目及国家政府拟进行扶持的绿色投资项目。


三、 保险资金参与绿色投资的细分领域

2021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同时要求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绿色投资行业覆盖广、类型多,每个细分领域的特点各不相同,有利于构建投资者偏好的投资组合,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投资难度。结合相关政策导向与保险资金特性,建议关注如下细分领域中的绿色投资机会。


(一)关注清洁能源发电及环保减排中的风能、光伏及垃圾发电等细分行业

目前以核电、水电为代表的发电方式技术模式成熟,供能稳定,但核电存在安全约束高、“邻避效应”高,难以广泛部署的问题,同时废料处理难度大,容易产生新环保问题;水电发电成本低,但部署受限于水资源情况,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水源丰枯期影响发电的稳定性劣于火电及核电。


风能、光伏及垃圾发电近年来发展迅速。风电、光伏与火电相比度电成本竞争优势逐步显现,预计至2030年装机量将提升一倍(至12亿千瓦),是能源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可普遍部署,利用场景丰富,且均具备降本空间。垃圾发电较煤电及厌氧填埋可减少碳排放量,并解决垃圾处理的环保问题,2020到2025年底,预计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炉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较2019年提高34万吨/日,发展空间巨大。


(二)关注新能源汽车、储能站等绿色低碳业态

至2035年,预计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50%以上,其中纯电动车以其整车及耗能成本较低,充/换电设施布局场景较广的优势,将占到新能源汽车的95%以上;燃料电池车续航较高、充能较快,适合长里程场景;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燃油车向纯电动车过渡技术及市场补充,预期中短期销量将会有所上涨。相关商业应用场景及投资价值已初步显现,但多种技术路线竞争发展依然存在不确定因素,电动机、电池等核心模块仍待持续迭代发展,以实现降本增效、稳定商业模式。


储能基础设施是解决新能源供电稳定性不足的重要基础,新能源汽车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储能技术的创新完善。目前主流解决方式包括抽水蓄能、电化学蓄能、氢能等,在技术与成本控制方面均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三)关注高耗能产业中的低碳减排项目

节能减排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公用事业、石化、水泥、钢铁等传统行业,降低高耗能产业的碳排放水平。在我国逐步推广ESG投资和碳交易机制的过程中,低碳、零碳资产的价值将逐步显现。


现阶段已有很多传统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落地的成熟案例。以上海世博会零碳馆为代表的绿色建筑通过优化建筑材料,整合光伏发电、屋顶植被、热泵采暖等低碳、负碳技术,实现建筑物低碳排放甚至零碳排放;清洁供热、绿色水处理系统等绿色公用事业利用分布式光伏、热泵等技术,为公用事业提供低碳绿色电力及热能供应,降低碳基能源依赖程度;火电厂余热供暖、钢铁富氢冶炼等技术通过工业原料轻质化、提升清洁能源占比、合理开发副产品等方式,提升能源、石化、钢铁等传统产能在单位碳排放下的生产效率,实现低碳排放。


(四)关注碳利用技术、新工业原料及新材料研发中的新兴绿色低碳项目

这些领域尚处于研究阶段,在核心技术突破创新和关键材料研发应用等方面存在大量投资需求。以碳利用为例,作为CCUS(碳捕捉、碳封存及碳利用)技术的核心环节,当前主要的利用方式为二氧化碳二次使用(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用干冰等),不能通过转化解决排放问题,而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合成生化燃料或化工原料可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为企业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四、 保险资金参与绿色投资的模式和产品

(一) 债权投资

保险资金可参与标准化债权类产品和非标债权类产品投资。其中标准类债权产品包括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和资产支持证券等,非标准类债权产品包括债权投资计划和信托计划等。保险资金可通过配置债权类产品,充分发挥杠杆作用,促进绿色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助力绿色实体经济发展升级。


资产支持计划作为保险资管公司在中保登登记发行的保险资管产品,已经成为保险资金广泛配置的一类产品,具有持续发展价值。绿色产业可通过参与发行资产支持计划,助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拓展融资渠道。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资产支持计划具备灵活、安全、稳健等特性,适合绿色产业根据自身特点定制发行,也适合保险资金扩大配置,具有一定优势。


一是产品结构、投资期限等方面设计灵活,更加匹配保险资金的投资需求。资产支持计划在产品设计发行时,可以结合底层资产的现金流情况、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及久期需求,通过结构化分层等结构设计,满足投资者对投资期限、收益、风险等方面的差异化需求,丰富投资者的配置选择。


二是可通过设置各类内外部增信措施,有效提升产品安全性。作为保险资管行业的资产证券化工具,资产支持计划立足于保险资金的实际配置需求,可通过优先劣后、超额利差等内部增信措施,在产品层面或底层资产层面引入外部增信措施,充分缓释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显著提升产品的投资安全性。在以绿色产业头部优质企业为主要参与主体的情况下,以底层资产现金流为基础,通过内外部增信方式的有效结合,资产支持计划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投资收益,符合保险资金追求安全、稳健的投资特点。


相较于传统银行资金,保险资金在投资范围及产品发行久期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但配置债权类产品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在目前监管趋同、优质资产稀缺、市场成本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如何寻找更加有效和契合保险资金的投资机会,也越发受到市场的关注,以债权投资为主逐步转为股债结合的投资方式,也是绿色投资的发展趋势。


(二) 股权投资

保险资金可以投资的股权类产品包括公开市场发行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以及非公开发行的股权投资。公开市场上,以绿色产业上市公司为标的构建的各类指数可作为投资参考指标之一。目前资本市场上已经有多个碳中和以及绿色金融相关指数,包括“中证环保产业指数” 、“沪深300碳中和指数”以及“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等,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碳中和主题基金发行步伐也在加快,如“汇添富碳中和主题混合”、“西部利得碳中和混合”、“南方ESG股票基金”等。保险资金可以关注绿色金融相关指数成份股,直接投资于绿色证券,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也可以拓宽投资渠道,关注以绿色投资主题的公募基金,促进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非公开发行的股权投资方面,保险资金可围绕市场上绿色产业相关主体进行直接的股权投资,也可以围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污染防治等绿色领域发起设立股权投资计划或私募基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而根据轻重资产投资策略、风险及收益偏好等方面的差异,保险资金参与的私募基金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以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为主的VC、PE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此类基金以未来项目上市退出获取超额回报为主要目标;另一类是以实物资产为底层投资标的股权投资基金,如目前市场上主要投向光伏电站、风力电站等重资产为目标的“双碳”基金,该类基金因为底层资产一般具备稳定的、长久期的现金流,与保险资金的特性也更为匹配,可在一定程度上类比为类固定收益型的股权投资基金。


在市场收益率日趋下行的背景下,类固定收益型股权投资基金已逐步成为补充保险资金配置缺口的重要抓手,可通过参与绿色投资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具有一定优势。


一是通过设立基金可以定制化商务条款安排以满足保险资金投资诉求,并引入市场上其他资金方共同参与优质项目,有效支持绿色项目建设,实现多方共赢。二是面对开发、改造类实物资产绿色投资机会,项目初期存在的可分配利润不足、无法满足当期会计利润要求等问题,可通过基金结构优化、平滑项目期现金流等方式,实现一定的当期现金流或会计收益。三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普遍采用的有限合伙是单层税制,实行“先分后税”,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基金层面的双重征税,能够降低投资人的税负水平,提升投资人参与绿色投资项目的意愿。四是部分绿色资产具备公募REITs上市前景,可通过搭建Pre-REITs基金孵化培养资产,寻求未来公募REITs退出,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